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大咖谈”:看这场论坛怎么(2)

位于教育实践前沿的上海世外智慧教育总经理田野,在大会上分享了“世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他认为未来的学校、未来的世外,一定是一个实体学校+虚拟学校,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以及差异化需求下,学校数字化平台系统建设将往灵活性进一步发展,让人工智能真正起到数字化助教功能,帮助老师减轻工作负担,将精力更加聚焦在育人的方面。

“线上线下教育应该专注技术的运用,但更应该关注人的实际需求。”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在会议的圆桌论坛上分享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信息化教育应该重视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提供教师自由选择教学工具的空间,并建议新变革下,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孩子认知的过程去思考实施相应的办法。

静安闸北一中心小学蔡喆炯校长也持类似观点。他说:“学校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去做信息技术,而是将孩子未来面对的现实及需求放在首位,充分为他们考虑,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根基。”

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董事长李懿也在会议的圆桌论坛环节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学阶段面临的升学压力和大学阶段有所不同,在基础教育方面,仍应以线下教育为主,采用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工具、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不同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家辉培优董事长彭家辉在圆桌讨论中介绍了机构信息化教学的各类措施,分享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经验。

分享心得,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秘书长、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最终在会议答谢词分享了他对未来信息化教学的看法。他认为学习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在数字化转型当下,教育者一定要了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