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理大视野”走进苏州 聚焦科技创新发展
7月10日下午,“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管理赋能科创”为主题,与复旦学者、校友企业家和科创同行者们共论如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生态,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苏州是科创的热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指出,在中美贸易冲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科创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科创最重要的核心区是长三角,长三角不仅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并且其强大的制造能力直接支持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复旦管院以管理赋能科创,使科创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双引擎,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进行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自2020年起,复旦管院积极探索商学院教育新模式,从中国与世界的长远未来去思考管理教育如何与科创实践紧密结合、共同成长。“我们的使命是让管理赋能科创、成就科创,引领中国优秀科学家成为杰出科创企业家。”陆院长表示。
在“管理赋能科创”的战略下,管理学院从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从宏观层面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也针对科创企业管理进行微观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研发课程体系,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并为企业家提供生态圈。未来,学院也将持续与国家科创战略同步、与科创企业实践同步,在研究中引领科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创新。
近年来,苏州积极引导创新资源集聚,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的科创板企业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科创综合实力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这是苏州企业不断创新,用新体验、新技术激发产业活力的生动见证。
在陆雄文院长看来,苏州的优势在于制造能力强和布局领先。提前布局让科创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上下游配套形成整体产业链,体现了政府的前瞻性。苏州区位优势明显,在国际化方面也有较快的发展。另一方面,苏州在科研资源、国际化视野、人才方面还略有欠缺。他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苏沪同城化大背景下,“管理赋能科创”的实现路径,一是要持续提优营商环境,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二是要帮助企业培养优良的管理团队。
管理赋能科创 ?成就科创企业
现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公室主任岑岺对管理学院的科创战略实践进行了介绍。在科创国家战略和大势的引导下,管理学院致力于打造引领中国科创企业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助力国家科创战略,赋能企业和企业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
复旦管院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懂科创企业管理的人才为使命,制定了“无科创,无未来”的指导理念。目前为止,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两期复旦科创领袖营,并预计在2021年年底推出复旦科创力白皮书。在原创性的调研和学习以外,学院从2020年年底设立了科创企业管理问题研究专项,并搭建了围绕科创企业学员为主体的头部和高阶的科创大生态。
岑岺表示,作为长三角这一沃土上的科创园地,苏州尤其具有代表性,苏州有良好的科创基础,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良好。学院将汇聚更多科创企业,提炼最佳企业实践。利用管院的平台,科技人才能够掌握组织架构、人才激励的管理知识与价值管理、融资策略的战略制定,让管理赋能科创,成就科创企业。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MBA项目主任冯天俊以“科创企业运营与价值创造”为题发表演讲。他以纳微科技、上海皓元医药、丹纳赫等科创企业为例,强调科创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黑科技,同时以卓越的运营作为辅助,“对科创企业而言,科技是根,管理是魂。”在他看来,运营能够为科创企业插上精益管理的翅膀,致力于持续改善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此外,通过运营可以帮助科创且进行可持续的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激发。他指出,科创企业的发展潜力,需要重点关注其科创属性、管理能力以及公司创始人的初心。“无科创,无未来;无管理,无灵魂”,他寄语在场企业家提升运营能力,以管理赋能企业。
随后,陆雄文院长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圣,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霆展开对话,分享他们的科创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