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湖州德清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源流?这个论坛
【关键词】:
【摘 要】: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在致辞中表示,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与小桥流水,而是古今贯通,面向未来,是不断重新发现的文化,是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古典中国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在致辞中表示,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与小桥流水,而是古今贯通,面向未来,是不断重新发现的文化,是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结晶。江南文化在不断传承,也在不断裂变。发展好江南文化品牌,需要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寻根溯源,寻找到江南文化新时代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化创意引领社会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德清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以及江南资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深入挖掘德清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广泛宣传江南文化的研究成果,传承和展示江南文化标志,让优秀文化成为触手可及的精神标识,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和江南特色的德清新时代文化地标,让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足更强。
论坛现场,德清县“江南之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从古至今,德清的地理区位优越、自然禀赋丰盈、文化底蕴深厚,名山、湿地、古镇交融汇聚,山青、水清、人亲成为德清鲜明特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南之美,美在秀丽灵性的土地,美在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美在人民的辛勤创造。9月8日下午,“江南文化传承与发展”德清论坛在湖州德清举行。论坛汇集了来自社科、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为何湖州德清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源流。
依托珠之源,德清将南宋叶金扬的人工育珠技术发扬光大,德清企业欧诗漫培育出首批人工淡水珍珠,并将珍珠产业做精做深、做优做强,由饰品向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延伸,打造成为省级“未来工厂”,德清的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依托“德文化”,德清在全国首创“公民道德教育馆”,常态实施“讲道德”六大系列工程,涌现了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在全国率先出台《县域精神富有评价指南》地方技术性规范,为探索精神共富提供了德清经验。
窦皓 ?沈晓颜 俞思衍
当前,德清正以加快建设精神富有县域样板为动力,推动江南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依托名山莫干山,以打造“环莫干山创新生态圈”为载体,大力建设“莫干论剑谷”“江南之源”“大仙潭”等板块,把科技人才植入美丽山谷,推动莫干山发展从单一旅游度假向“科创文旅体”融合转变,实现了好风景与新经济的比翼齐飞。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德清地处丘陵和平原的交汇地带,这里往往是人类文明选择的生存之地,茶叶、陶瓷器、竹制品、石料矿产等物产丰富,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德清地处历史上重要的交通线,交通带来了物流和人流,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催生了市民阶层,促进了近代江南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与传承。